至古匠心

对一张官帽椅的爱,何止是美?!

官帽椅的构成美

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蕴涵了丰富的传统美学思想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官帽椅是中国明式家具中的经典类型之一,它具有明式家具线条洗炼、造型舒展、结构严谨、装饰适度的特点。同时,官帽椅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在构成中所体现出的美更是意味深长。


“线”的艺术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线”的应用尤为普遍。在官帽椅的构成关系中,除座面与靠背板以外,其余所有的构件都表现为某种“线”的状态。官帽椅中的所谓的“线”是指搭脑、椅腿、扶手、联帮棍以及鹅脖等部件。

官帽椅中的“线”有长有短、有曲有直、有方有圆、有粗有细,变化极为丰富。虽然,不同部件所表现的“线”的状态各不相同,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却秩序井然、条理清晰。因此,官帽椅中的“线”既是对比变化的关系,又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官帽椅中的“线”彼此作用、相互映衬,构建了官帽椅的整体形态特征。如:素官帽椅,它的搭脑、椅腿、扶手、联帮棍等几乎都为直线形式,而且,这些单纯、明朗、挺拔的直线与光洁、平素的表面结合,使素官帽椅具有简洁、素雅的整体形态特征。而弯材官帽椅,则是通过对不同曲线构件的使用,成就了它柔婉、飘逸的整体形态。




由此可见,官帽椅中的“线”以及它们之间所构成的关系,展现了官帽椅刚柔并济、虚实相生、秩序井然的韵律美。因此,官帽椅的构成美是“线”的艺术。


“中和”审美观的体现


官帽椅是中轴对称的构成形式,搭脑、靠背板、座面、券口牙子以及踏腿档都处于一条中轴线上,而且,其它各构件也都以这条中轴线为准,按水平方向对称。由于官帽椅的整体结构尊崇对称的原则,因此,它就能取得较好的视觉平衡和自身稳定,同时还增强使用者心理上的安全感。



官帽椅具有温润如玉的表面质感。古人将玉视为“中和”美学思想的化身,而玉具有温润的质感,因此,温润如玉也就成为了中国古代对工艺品质感的审美标准。官帽椅的表面质感的处理,也受到了这种温润如玉的审美标准的影响。


官帽椅所采用的中轴对称的构成形式,以及它温润如玉的表面质感,使官帽椅表现出一种和谐、安详、端庄、秀丽的形态美,这正是不偏不倚的“中和”审美观的体现。“中和”的美学思想是古人成就官帽椅构成美的基础,同时,也是后人解读官帽椅构成美的基础。


“美的效用说”体现


一把椅子的美感取决于它是否能满足人坐的行为、坐的舒适、坐的健康。在官帽椅中,与之对应的部件分别是:座面、扶手、搭脑与靠背板的组合,它们都反映出上述肢体的形态特征与基本需求。官帽椅的各个构件以及它们之间的构成关系充分反映了人坐的行为的需要。




官帽椅的一般座宽为480mm以上,也比较符合扶手椅的座宽必须≥460mm的标准。虽然官帽椅的座面都以平直为主,但是大部分都在座面中设有或竹、或藤、或棕编织而成的软性座屉,这类座屉细密透气,在受压后能随人体的曲线自然下凹,以减轻座面对臀部与股部的挤压,使人久坐而不腿麻。



从正侧面看,官帽椅的搭脑与靠背板组成“S”型,与人体的脊椎曲线基本相同,搭脑对应颈椎,靠背板则对应胸椎与腰椎,而且搭脑顶端的弧面也与头部的枕骨对应。当人体坐下且人的骨盆与脊椎失去直立状态时,头部的重力可通过颈椎与枕骨分散到搭脑上,胸椎与腰椎也能依托于靠背板的曲面而得到放松。综上所述,官帽椅各构件之间的尺度关系以及功能设置保证了官帽椅的舒适性。


“技艺美”的体现


官帽椅的构成形式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如:官帽椅喜好使用各种样式的牙条、角牙、矮老等,这些附件不仅增强了家具结构上的稳固性,而且增添了家具的观赏性。


官帽椅还科学地运用各种榫卯,使构件之间的结合不用钉子,完全凭借榫卯的结合技术使家具各构件能有机的结合,并结合得稳固、紧凑、自然,从而产生一种自然、和谐的美。因此,官帽椅的构成美是建立于一系列技术要素的基础上的,这也是“技艺美”的体现。